开战以后,地方上的琐事被搁置了,现在皇太极的斥候到处乱窜,截杀信使,想要传递消息也不容易。皇极殿内还残留着一股子白蜡独有的烟火气,大殿正中央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,上面有沙子堆成的山川湖泊,还有泥捏的北京城。
兵备道的官员已经在这里守了一夜了,他们轮流值守,累了的就到偏殿的班房休息。此时皇极殿内已经热闹起来了,朱燮元站在沙盘面前,揪着自己的胡子,眉头紧锁,身旁许多人围绕,面有急色,却不敢轻易打搅他的思考。
就连内阁首辅、户部尚书毕自严,在这个紧要关头也成了朱燮元听命行事的手下。朱燮元或是与旁人商量几句,或是乾纲独断,他目不交睫地说着命令,身旁书记官迅速记下。
内阁两位几个辅臣根据朱燮元的命令迅速拟成公文,盖上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大印,迅速发出。殿外传令兵不敢下马,取到军令以后当即飞奔而去。
整个大殿紧张、混乱、嘈杂,而又有种奇怪的秩序感。朱由检因为穿了甲胄,官员们竟然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他来,还以为是哪家不懂规矩的勋贵子弟乱闯朝堂,正要生气,右都御史单明诩走进近,正要骂人,见是皇帝亲临,于是急忙下拜。
其他官员听到动静,也才纷纷转过身来,招待皇帝。
朱燮元思绪被打断了,怒气蹭蹭上涨,看见是皇帝,这才强行忍住,脾气无处发泄,憋得脸有些红。老头平时脾气挺好的,在大小官员之间风评都很不错,虽然之前是地方官,但是地方官更要讲究人情世故,老头比起朝堂里的这些京官,强的不只是一点半点,而是全方位的。
朱由检平时也偏爱朱燮元更多一点,因为跟着老头待在一块就会比较舒服,但是那是平时,打仗的时候,老头变了,变得有些吓人。
朱由检发现自己来这里纯粹是多余的,于是在君臣之间简单行礼之后,他让大家各安其事,不再打扰。但是他又想要知道战场的局势,如果在这里问,肯定又要有人专门给他解释,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,甚至会降低决策的效率,影响战事的顺利进行。
于是朱由检也不再在这里讨人嫌,他决定到城头去观战!
他事先派人通知德胜门守将、金吾卫指挥使汪鳞自己要来,先把消息传开,避免突击检查造成混乱,然后带了五百白杆卫兵随行护驾,让北镇抚司提督指挥汤豫、东缉事厂提督魏忠贤带队随行。
对于自己的小命,朱由检一直是很严肃认真对待的,他很爱自己的脑壳,龙游浅滩、虎落平阳是真的会死的,不学大顺皇帝李自成挨草叉!
朱由检登上了德胜门的城楼,看着城外乌泱泱一眼望不到头的建奴骑兵,突然感觉有点腿软了。这城楼好像有点低矮了,还没他前世住的小区楼高,以至于他站在楼上看,总觉得敌军近在咫尺,建奴的火炮和箭矢下一秒就要砸到他的脸上。
他后悔了,觉得自己就不应该来的,来了又帮不上忙,还添乱,不如躲在皇宫里面安全。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来都来了,装逼都装出去了,他哪怕是硬撑着,也不能在属下面前露怯啊!
城楼上,汪鳞亲自陪同,对于皇帝的到来,他思来想去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他并没有对外宣扬,除非皇帝特地要求想要鼓舞士气,他才打算奉命行事。不过其小兵又不是傻子,他们只是声量小,喜怒哀乐传递不到这些大人物耳朵里面而已。
屠狗的都可以做大将军,一个县都能够凑齐打天下的班底,如果给这些小兵机会,他们的表现未必就比将领差了。毕竟有的将领是因军功升上来的,但这样的人比例不多,更多的是世袭的,这些世袭的孬种,没准还不如他们这些小人呢。
独独是朱由检的鎏金铠甲,别人还不能够确定他的身份,但是再加上白杆兵标志性的白蜡杆,那就很好猜到了。城头的士兵开始窃窃私语,频频对城头上投来好奇的目光,带兵的将领也有些莫名的紧张,呵斥着手下士卒认真盯防,不要左顾右盼。
偷看皇帝倒是没什么,被治罪的可能性不大,但要是有脑子轴的,端着鸟铳弓箭转向了皇帝的方向,那可真是天降大锅,死到临头了。
此时的朱由检并不知道自己的到来给守城的士兵添了这么大的麻烦,他从一开始的不适应,也逐渐被城下的战事给吸引了过去,发抖冒汗的手脚也停住了,他抿着嘴唇,越看越是沉默。
要说人呐,都是有第一次的,谁又是天生的杀才呢,或许每一个士兵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都会吓得发抖吧,适应的就活下来了,不适应的很多都死掉了。
为了观战,朱由检还特意带来了望远镜,但他每看上一会儿就要停下来捂住镜孔缓一缓,这场仗打得实在是太惨烈了。
建奴白甲巴牙剌兵分三路,每路千人,中路军由豪格带领,左翼由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率领,右翼由一等侍卫索尼带领。白甲巴牙剌挑选的标准就要求骑射双绝,同时擅长兵器搏杀,但这一次他们却一反常态地抛弃了攻坚,而是夹着骑枪就冲杀而来。
应战的榆林铁骑也是精锐,可以以少胜多,撵着蒙古骑兵到处逃窜,但相比于建奴白甲兵,他们还是在装备上吃了亏。奴骑人马具甲,骑兵的面部都有布面甲覆盖,就连战马都有面甲,真当是固若金汤,严严实实,无从下手。榆林骑兵也有双重甲胄,但是却没有具装铠。
刷刷刷!
突然,奴骑的背后抛射出大片箭雨,根据经验推测不少于一万支,乌泱泱的箭支飞到空中就像是蝗虫一般。这是大范围打击,榆林铁骑们避无可避,只能夹着脖子低下头来,用帽盔硬顶箭雨攻击,期望自己不要那么倒霉被射中要害。
这是抛射,他们又不敢像是应对骑兵对射时候一样趴在马背上,因为他们背后的甲胄并没有正面的好,两层甲正面可以抵挡大部分弓箭不被射穿,背后就很难说了。
叮叮当当!
这是箭头与甲片相碰撞发出的声音。打扫战场的时候,回收的箭很多都不可以直接使用,因为这些箭要么被崩碎了箭头,要么被折断了箭杆,此时正有无数的箭支遭到毁灭性的损坏。但是与步人甲不一样,骑兵披甲难免会有空隙,大腿、手掌会有部分裸露在外,一不小心还是会受伤。